医院新闻
【我的冬奥日记】史无前例的冬奥和毕生难忘的任务
从2021年1月7日进驻闭环酒店,到2月24日结束,刚好48天。回首这过去的日子,医院老年病科医生许国耀心中百味杂陈。尽管前期经历了无数次培训,也进行了多次酒店实地考察,但是真正到进驻闭环酒店后,他的心里还是很忐忑,“毕竟是我第一次参与闭环工作,又是为冬奥做服务保障,心里既激动又紧张。”
作为医疗防疫团队中的医生,许国耀开始以为所谓的“闭环工作”只是负责所有酒店员工、专班人员、客人的各种医疗情况。随着闭环工作的深入,各种突发事件接踵而至,考验医疗防疫团队的不仅仅是“防控”这么简单。
刚进入闭环时,医院医疗防疫团队不仅要为各国奥运代表团进行医疗服务,也要为驻点保障和工作人员进行日常健康保障,相应的药品和物资需要加大供给。“在闭环中,我们发现不仅需要疫情防控各类物资和用品,还需要高血压、外伤消毒药品,甚至需要眼药水、皮炎膏等日常药品。在得知我们需要各类医疗物资和药品后,医院医务部立刻协调物资采购部、设备管理部、药学中心第一时间为我们筹齐了所有的物品、药品,最终通过专属渠道送进了闭环。”储备了各类药品和物资后,许国耀和团队成员没了后顾之忧,开始了冬奥闭环生活。
除了每天必要的核酸检测和日常健康监测工作外,许国耀和医疗防疫团队还负责驻点所有人员的诊疗工作。“原本以为,自己在医院老年科,处理各种病情也算从容,但是在闭环工作中,我还是遇到不少自己拿不准的情况。”许国耀表示,“多亏医院搭建的远程会诊平台,集合了医院各科的专业大咖,作为我们闭环工作的坚强后盾,让我们在闭环工作中也能得心应手。”
一天,驻点有人员突发眼睑红肿伴异物感,看着眼睛通红的患者,许国耀赶快联系到了医院眼科专家傅强。通过远程会诊平台,傅强初步判定为麦粒肿,并指导许国耀为患者进行了药物治疗。用药3天后,患者眼部情况完全恢复。还有1专班人员额头起皮疹,疼痛伴瘙痒,许国耀联系了医院皮肤科主任程少为,程主任通过远程会诊平台,为患者进行诊疗和用药指导,患者的皮疹也很快得到好转。在闭环期间还出现了很多突发状况,一天,一名志愿者不慎烫伤腹部,烫伤面积约10*15cm,有水泡,还有部分破溃,许国耀立即联系了普外科医生徐宏征,他远程给予指导换药。“当然后续也有工作人员腰扭伤找骨科以及调血糖找内分泌科相关同仁远程给予指导。感谢医院给搭建的平台,有了强有力的支持,我们在前方才更加从容,心里才有底。”
在闭环工作中,许国耀的第二个主要工作是和各国CLO(新冠联络官)沟通,这是冬奥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对客人的日常健康监测工作中,所有和客人的沟通及后续进一步处理的工作都需要经各国CLO同意之后再进行。在工作中,许国耀所有的沟通大都通过E-mail电子邮件英文沟通,由于时差影响,许国耀每日基本要熬夜等待邮件,生怕错过每一封重要的邮件。“感觉经过这次保障,自己的英语写作能力都提升了好几个等级。”
随着冬奥会正式拉开帷幕,许国耀的第三个主要工作是叮嘱所有驻点客人做核酸以及给离境客人提供核酸报告。为保证疫情防控底线,我们的任务是必须要完成100%的核酸检测。为此,驻点每天早6:00到晚上23:00安排核酸检测,后期查核酸工作延长到24:00。为保证每一位客人和工作人员按时做核酸,医疗防疫团队建立工作台账,每天坚守核酸采样点,积极与各国CLO沟通,确保驻点内全体人员核酸及时采,结果及时报,检测全覆盖。后期随着冬奥会的闭幕,离境人员都需要核酸证明,不同国家有不同的需求,有的需要鼻咽拭子,有的需要口咽拭子标本,有需要纸质版,也需要电子版,这些都是通过邮件沟通,以及邮件发送报告。这些工作在整个医疗防疫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完成。
作为医疗防疫团队中的一员,许国耀经历了很多“第一次”:“奥组委主席巴赫说,北京冬奥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冬奥。这是对全体中国人民的高度赞许。对于我来说,这次冬奥将是我毕生难忘的一次任务。”许国耀说,“在专班指挥长的带领下,大家团结协作,不畏艰难,互相补位,克服了各种困难,最终顺利并圆满地完成此次冬奥保障任务。感谢这个团队的每个人,感谢大家的相互理解包容,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在一起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