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院概况 >>医院新闻

医院概况

医院新闻

【院庆51周年】内分泌科:以爱筑梦,共绘医疗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4-09-13
字号:

  在繁忙都市的一隅,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内分泌科以其独特的精神风貌,成为患者心中的一盏明灯。这里,每一天都上演着关于爱、责任、协作与奉献的故事,滋润着每一位患者的心田,它们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着科室不断前行。

4.png

  患者关怀:以心交心,共筑健康桥梁

  走进科室,映入眼帘的便是医护人员忙碌而有序的身影,她们用行动诠释着“以患者为中心”的深刻内涵。住院患者中大部分为老年糖尿病患者,多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等多种基础疾病。面对这一特殊群体,科室不仅提供了专业的治疗方案,更将人文关怀融入每一个细节之中。科主任崔丽梅带领病房二线、住院医师们,为患者耐心讲解饮食控制、运动疗法的重要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消除他们的疑虑和恐惧,深入浅出地为患者科普糖尿病相关知识,同时安排好患者院外的随诊随访工作,坚持“离院不离线”的随访工作方式。内分泌科(11C)护士长刘菡和护士们则擅长用温暖的笑容和细致入微的护理,让患者在病痛中感受到家的温暖。一次,一位外地就医的老年患者因血糖波动而情绪低落,医护共同合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老人的病情逐渐稳定,脸上也重新绽放出了笑容。这样的故事在内分泌科屡见不鲜,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3.jpg

  团队协作:跨学科融合,共克难关

  在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内分泌科,跨学科合作已成为常态。今年,科室与神经外科携手,成功挑战了一例复杂的垂体大腺瘤病例。患者张先生因瘤体压迫导致视神经受损,出现偏盲症状,病情复杂且危急,到北京求医。面对这一难题,内分泌科为其制定了个性化治疗方案。神经外科为患者进行了垂体大腺瘤切除术,术后内分泌科医生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激素变化,确保其激素水平平稳安全。患者回到当地后因用药不规律出现了“垂体危象”再次来到内分泌科住院诊治。住院期间,崔丽梅带领医生们为患者制定了详细的个体化用药计划,解决了患者各项激素异常、电解质紊乱和尿崩的问题。同时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安抚患者和家属的紧张情绪,实施精细化管理,最终使张先生顺利康复出院。这一成功案例,不仅彰显了垂杨柳医院强大的医疗实力,更体现了跨学科团队合作的巨大价值。

6.jpg

  创新与发展:科技引领,服务升级

  在专病专科建设和医疗技术创新方面,内分泌科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在糖尿病治疗上,对高糖状态的患者实行住院期间短期胰岛素强化降糖方案,加强了短期胰岛素泵治疗系统,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精准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方式,尽快解除高糖毒性,大大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同时,深入开展体感诱发电位检查,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有力支持,进一步提升了科室的诊疗水平。此外,科室还积极探索“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实现远程监测、在线咨询等功能,让患者在家就能享受到专业的医疗服务。这些创新实践,不仅推动了科室的快速发展,也为医院的整体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7.jpg

  公益属性:大爱无疆,情暖人间

  内分泌科积极参与医联体建设、糖尿病培育基地对口支援和社区义诊等活动。科室每周选派骨干医生到医联体社区单位坐诊,帮助其建设糖尿病专病门诊,体现双向转诊,为基层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同时,还周末组织医疗队深入社区,开展健康宣教、义诊活动,进行骨质疏松的早期筛查,将先进的医疗技术和健康理念送到群众身边。在这些活动中,科室团队不仅为居民测量血糖、血压,还耐心解答他们的健康疑问,发放健康宣传资料,受到了社区居民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这些公益活动,不仅弘扬了垂医精神,也提升了区域医疗服务能力。

8.jpg

  持续改进:凝心聚力,追求卓越

  面对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患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内分泌科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昂扬的斗志。科室注重增强团队凝聚力,通过定期举办学术交流等方式,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还积极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患者满意度。在患者满意度调查中,科室的评分始终名列前茅,这既是对科室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未来发展的鞭策。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内分泌科将继续秉持初心,以饱满的热情和更加专业的态度,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温馨的医疗服务。

9.jpg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