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杨柳科普】失衡综合征:透析患者需要了解的常见问题
失衡综合征是血液透析患者(尤其是刚开始透析或透析不规律的患者)可能出现的一组症状,常发生在透析过程中或结束后几小时内。它虽然不常见,但可能引发不适,甚至影响治疗安全性。了解它的原理和应对方法,能帮助肾友及家属更好地配合治疗。
关于失衡综合征你需知到的事儿
一、为什么会发生失衡综合征?
透析时,血液中的毒素(如尿素)被快速清除,但脑细胞内的毒素排出较慢,导致血液和脑部形成“浓度差”。这会使水分向脑部转移,引起脑水肿,从而出现头痛、恶心等症状。此外,电解质(如钠、钾)的剧烈波动也可能加重不适。
二、哪些人风险更高?
1.首次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
2.透析间隔过长(如超过1周未透析)
3.严重肾功能不全合并高尿素水平的患者
4.儿童或老年患者
三、典型症状有哪些?
轻度:头痛、恶心、肌肉抽动、视物模糊
中度:呕吐、血压升高、焦躁不安
重度(罕见):意识模糊、癫痫发作
四、如何预防?
1. 规律透析:避免间隔过长,首次透析时间控制在23小时内
2. 控制饮食:透析间期限制高钾、高磷食物,避免血尿素急剧升高
3. 及时沟通:告知医生近期体重变化、水肿程度,便于调整透析方案
五、出现症状怎么办?
1.立即告知医护人员!(能否继续透析治疗由主管医生判断,请遵从医嘱)
2.平卧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3.遵医嘱使用药物
4.严重时需住院观察
本文仅限于公益科普及学术交流,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文中部分资料来源网络及文献,侵删。
- 标签:
上一篇: 【杨柳科普】科学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