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疾病专题
【杨柳科普】透析患者为何容易便秘?科学应对有妙招
慢性便秘是血液透析病友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高达6成,慢性便秘主要表现为便意减少或缺乏便意,想排便而排不出(空排)、排便困难费时(超过10分钟)、每日排便量少(<35g),排便次数每周少于3次。如果把肠道比作河流,透析患者的肠道就像一条‘缺水又淤堵’的河道——水分被严格管控,毒素沉积形成‘泥沙’,而药物如同意外的‘石块’进一步阻碍水流。这种独特的‘透析性便秘’,需要不同于普通人的疏通方法。
一、为什么透析患者容易便秘?
1.药物的影响透析病友常服用的某些药物如:含钙的磷结合剂、铁剂、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以及其他可能较长期服用的药物如:抗抑郁药、抗组胺剂、抗酸药(包括铝、镁),非甾体消炎药等均可能导致便秘。
2.饮食不当透析病友因为必须控制透析间期体重的增长,尤其少尿或无尿病友更为严格地限制水分及水果、蔬菜等食物的过量摄入,致使肠道内水分、纤维素不足,肠蠕动减弱,易发便秘
3.透析影响血液透析过程中,在4小时的透析时间内要清除2~3天蓄积的毒素和体内过多的水,会造成肠液减少,大便干结,特别当体重接近或低于干体重时,过度超滤不仅可致尿量减少,也可引起或加重便秘。
4.生活习惯的改变每周2~3次的透析治疗会干扰部分病友的作息规律及排便习惯,透析中出现便意时,由于环境所限,大多采用抑制便意的方法,未能及时排便,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便秘发生或加重。
5.休息与运动日常活动量少,长时间坐位及卧床休息等生活方式,老年人以及存在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透析病友更易出现便秘情况。
二、慢性便秘的危害
1.慢性便秘常伴随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疲倦和头痛等症状,若持续进展,也可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如肛裂、直肠脱垂、粪便嵌顿、甚至肠梗阻等。
2.长期便秘会增加高钾血症的发生率,影响透析中干体重的准确计量和超滤量的正确设定。
3.粪便长时间潴留在肠道内,粪便中分解的毒素吸收入血液循环还会加重尿毒症症状,用力排便还可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脑出血等严重心脑血管事件,甚至危及生命。
4.慢性便秘使用刺激性泻药还会导致便秘的恶性循环,增加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
三、防治措施
1.放松心态,调整作息根据透析安排调整排便时间,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每天坚持蹲坐10~20 min ,试行每日在同一时间排便,最好在早饭后15~20 min 进行。
2.合理设定超滤量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避免超滤过度,如有便秘情况应及时和医师沟通。
3.增加富含纤维食物的摄入膳食中可以补充适量的含麸谷物,减少辛辣油腻食物的摄入。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水果、蔬菜),含量较高的有韭菜、菠菜、芹菜等。
4.适当增加活动量日常减少坐卧时间,可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如散步、做操、打太极拳等。活动耐力较差的病友,可提供适当的出行辅助工具或在他人陪同下活动,促进胃肠道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5.避免滥用泻药经常服用泻药可导致依赖,加重胃肠功能紊乱,对排便习惯造成毁灭性的影响。建议选择一些温和的润肠药物,如乳果糖或益生菌,如乳酸菌饮料、酸奶类,可以平衡肠道菌群,帮助消化排便。
6.保持心情舒畅,压力过大会减慢结肠蠕动,造成便秘。避免紧张、抑郁情绪,放下压力,轻松快乐,心情舒畅,大便就会通畅。
参考文献:
1.《中国维持性透析患者便秘患病率及影响因素的多中心研究》(《中国血液净化》2023)
2.《血液透析患者便秘严重程度与营养状况的相关性》(《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22)
本文仅限于公益科普及学术交流,如有不适建议及时线下就医,部分资料来源网络,侵删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