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科普 >>科普文章

健康科普

科普文章

【杨柳科普】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术:开启精准输液新时代

字号: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是将导管从外周静脉(通常为上臂的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进行穿刺,使导管尖端最终到达上腔静脉。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术是在置管过程中,通过超声实时观察血管的位置、深度和走形,明确血管与神经、肌腱的关系,从而提高了穿刺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已成为临床工作中PICC 置入的首选方式。

  一、PICC置管的适应症:

  1.需要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

  2.静脉输注刺激性药物和高浓度药物的患者(如化疗药物、胃肠外营养液等);

  3.外周静脉条件差者;

  4.危重病人或早产婴儿。

  二、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的优势:

  1.提高穿刺的成功率:超声能清晰显示血管的结构(如位置、走行、管径、是否有血栓或狭窄),避免盲穿导致的血管损伤,尤其适用于血管条件差的患者(如肥胖、水肿、血管细等)。

  2.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超声区分动静脉,降低通过误穿动脉的风险;

  (2)减少血肿、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3)因精准定位,导管异位(如进入颈内静脉、腋静脉)的发生率也显著降低。

  3.减轻患者痛苦:避免反复穿刺尝试,缩短操作时间,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和配合度。

  4.适用范围更广:对于儿童、肿瘤化疗患者、长期输液者等需长期静脉通路的人群,超声引导能更安全地建立通路。

1.jpg

  三、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过程:

  1.术前准备:

  患者评估:

  (1)病情评估:确认患者是否需要长期静脉治疗。

  (2)血管条件评估:超声评估外周静脉情况,优先选择贵要静脉(管径粗、走行直、分支少,到达上腔静脉路径最短),其次为肘正中静脉、头静脉。

  (3)全身状况评估:检查凝血功能、感染指标等。

  (4)排除穿刺禁忌症:排除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穿刺部位局部感染或损失等。

  物品准备:超声设备(配备高频线性探头)、PICC导管套件、无菌穿刺包、局麻药、盐水等。

  签署知情同意: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操作过程、风险及注意事项,并签署同意书。

  2.操作步骤:

  (1)穿刺点定位与消毒:患者取仰卧位,穿刺侧上臂外展 90°,超声探查目标静脉,标记穿刺点;操作者戴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以穿刺点为中心,进行大范围无菌消毒(直径≥20cm),铺无菌巾。

  (2)局部麻醉:在超声引导下,穿刺点皮下注射利多卡因止疼。

  (3)穿刺与置管:超声引导下将穿刺针沿探头长轴方向进针,见回血后将导丝缓慢送入血管;退出穿刺针,沿导丝扩张皮肤及皮下组织,将扩张器(含鞘管)缓慢送入血管,固定鞘管,退出扩张器和导丝;取PICC 导管通过鞘管缓慢送入血管。送管的过程中观察患者反应,送至预估长度后,退出鞘管,用无菌纱布压迫止血。

  (4)导管固定:抽回血确认导管通畅后,用生理盐水冲管,连接肝素帽或无针接头,固定导管。

  3.术后确认:操作完成后,需通过胸部 X 线片确认导管尖端位置,确保无异位后再使用。

  四、术后护理:

  1.日常维护:每7天到医院冲管、换敷料,防止堵塞或感染。

  2.并发症监测:观察穿刺点有无红肿、渗液、疼痛,警惕感染;监测导管是否通畅;注意上肢有无肿胀、疼痛,排除静脉血栓形成。

  3.患者宣教:指导患者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剧烈活动或提重物,防止导管移位或断裂;若出现敷料松动、穿刺点渗液、发热等异常时,及时就医。

  五、总结:

  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是一项安全、高效的静脉通路技术,通过可视化操作显著提升了PICC置管的质量,为长期静脉治疗患者提供了可靠的通路保障。规范操作和维护能充分发挥其优势,患者无需过度紧张,配合医护指导即可顺利完成治疗。

  本文仅限于公益科普及学术交流,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文中部分资料来源网络,侵删。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