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口支援】京蒙协作助振兴,锚定发展向未来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是乡村振兴“组团式”医疗帮扶朝阳区牵头单位,内蒙古巴林左旗人民医院是重点帮扶对象之一。2022年7月至2023年9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病理科医生焦阳主动报名,作为“组团式”医疗帮扶队员,前往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人民医院病理科,开展为期一年的对口支援帮扶工作。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焦阳通过常规病理诊断、手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科内讲课等多项举措,全心全力“传帮带”,培训并提升当地医院病…
-
【提升患者体验在行动】“心”有灵犀“百宝箱”
“和常规的便民服务箱不一样,这是升级版!” 心内科副护士长张展介绍。因为病房里很多患者都是老年人,他们的需求也和年轻人不一样,除了老花镜、纸和笔这种常规的需求之外,充电器、指甲刀、耳塞这类也偶尔用到。原有的便民箱物品不能满足患者需求,护士长组织对部分医护、患者及家属进行调研,大家集思广益,收集并整理了患者使用频率高的物品,最终选定了10余件生活用品,心内科医生周立辉专门购置了格子组合式的储物箱来收纳。…
-
【提升患者体验在行动】神经外科、耳鼻喉科病区(10C):张贴提示牌,“小举措”解决“大问题”
为防止住院患者在卫生间中晕倒、摔伤无法及时施救,医院各病区病房卫生间取消了内锁门禁,但也因此造成患者及家属如厕时常出现尴尬事件。为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合理保护患者隐私,医院神经外科、耳鼻喉科病区(10C)在各病房卫生间门口加装“提示牌”,患者在如厕时把提示牌翻到“有人”,完毕后翻到“无人”的字样。通过这一“小举措”,避免了“大问题”。神经外科、耳鼻喉科病区(10C)护士长吴海涛表示,为各病房加装“提示牌”…
-
【垂医图闻】提升患者体验 | 让病房更安静
为方便探视患者的家属出入病区,营造更安静的住院环境,国际医疗部病区(12C)在病区内侧增设门铃,贴有温馨提示,并将门铃铃声部件放置在护士站,将铃声调整为合适音量。
-
【对口支援】千里援蒙路,最美卓资情 |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援蒙医生任杰事迹
有一种亲密叫京蒙医疗,有一种力量叫京蒙帮扶。任杰是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普通外科的一名外科医生。2022年10月,在朝阳区卫生健康委安排下,任杰来到内蒙古自治区卓资县人民医院开展为期一年的东西部协作帮扶工作,挂职人民医院副院长,并担任援蒙医疗组组长。援卓期间,任杰医术上精益求精,积极承担起为卓资县域内腹部疾病患者保驾护航的使命与责任,并通过“传技术、带教、强管理”,推动帮扶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受到了医院同仁的一…
-
【我为群众办实事】老年医学科(安宁疗护科)参加敬老爱老义诊活动获好评
为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进无障碍环境共建共享,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传统美德,营造养老孝老敬老浓厚社会氛围,朝阳区卫健委于2023年10月13日在太阳宫公园广场举办了“重九话敬老,朝阳暖夕阳”敬老月主题活动。作为北京市安宁疗护示范基地,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彭夫松,老年医学科(安宁疗护科)副主任梁鹏,安宁疗护科病区(2E)护士长赵学萍会同主治医师曾真,护士于泽一行5人组成医护团队,参加了此次敬老爱…
-
【世界患者安全日】药剂科:药学科普进社区
在第五个世界患者安全日前夕,9月15日,医院第十六党支部药师团队来到朝阳区南部医联体成员单位三间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辖区居民带来科普讲座——《无痛生活,您值得拥有》,受众共计二十余人。临床药师杨啸白从正确认识疼痛、量化描述疼痛和常见慢性疼痛的药物治疗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宣讲,现场互动不断,居民反响强烈。会后,陆红柳、闫阔等临床药师与三间房社区服务中心药师一起为居民提供了义诊咨询,就大家关心的慢病用药、不…
-
【对口支援】“组团式”帮扶取成效,进修生在CPC做汇报
8月30日,在北京朝阳医院举办的北京市临床疑难病例讨论会上(CPC),正在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皮肤科进修的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人民医院皮肤科医生萨其拉作了《皮肤炭疽4例》的病例汇报。这是萨其拉第一次站在北京市级学术讲台上作报告,也是北京市皮肤科CPC近年来第一次有来自巴林左旗的医生作病例汇报。此举不仅展现了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组团式”帮扶工作的显著成效,更增进了京蒙两地的学术交流。在萨其拉的汇报后,现场掌声…
-
【我为群众办实事】普通外科病区(11D):改善服务行动
医院开展改善服务以来,通过走流程发现,由于建院时为防止意外发生,将卫生间门改为不可锁的状态。患者住院后如厕时,患者及家属,性别不同,在同一房间内,如厕时不知晓卫生间是否使用,有不方便的情况发生。科室特意购置一批标识牌,方便患者使用,得到患者及家属的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