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科研教学 >>教育培训
  • 【杨柳学术】喜报: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两个项目成功入选朝阳区数字医疗概念验证计划首批资助名单

    为贯彻落实国家、北京市及朝阳区促进医药健康与数字医疗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加速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科研教学部于2025年1月精心组织、全力投入朝阳区数字医疗概念验证计划项目申报工作。来自全国各地的262个项目申报了该项目。经过多轮严格筛选,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王婷申报的《智能喷射呼吸支持系统研发》和程少为申报的《专病智能体在公立医院诊疗服务中的研究应用》两个项目,凭借卓越的创新性与应…

  • 【杨柳学术】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顾伟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并执笔撰写的全国指南发布

    近日,由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顾伟作为执笔者和共同通讯作者,撰写的《急诊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医药协同管理抗菌治疗指南》于6月同步发表于《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临床急诊杂志》和《Journal of Acute Disease》。该指南是国内首个有关急诊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医药协同管理的抗菌治疗指南。本指南由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主任委员、四川省人民医院吕传柱教授和中国老年医学学会急诊分会会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

  • 【杨柳学术】上下联动,安宁疗护培训进社区

    为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安宁疗护服务能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2025年5月27日,北京市朝阳区南片区安宁疗护培训在小红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功举办。本次培训由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彭夫松、副主任梁鹏发起,特邀北京隆福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王红共同深入社区一线,为基层医护人员带来专业的安宁疗护理念与实践指导。两家医院的部分工作人员以及中华护理学会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培训班的学员共计2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 【杨柳学术】聚焦宫颈病变,提高基因筛查 | 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病理科圆满完成北京市继续教育项目(二)

    2025年5月23日,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病理科于医院五楼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了北京市继续教育项目:DNA甲基化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与诊治中的意义会议(二)。会上,病理科原主任、主任医师蔡辉首先介绍了宫颈癌病理诊断,从宫颈解剖组织学、到宫颈癌组织学分型、到宫颈临床病例分享,娓娓道来,实现了病理诊断从微观到宏观的跨越。在讲到宫颈癌组织学分型中,他主要讲解了宫颈鳞状细胞癌、宫颈腺癌、宫颈神经内分泌肿瘤以及其他上皮…

  • 【杨柳学术】聚焦宫颈病变,提高基因筛查 | 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病理科圆满完成北京市继续教育项目(一)

    2025年5月21日,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病理科于医院五楼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了北京市继续教育项目:DNA甲基化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与诊治中的意义会议(一)。会上,病理科主任、主任医师刘晓刚首先介绍了宫颈癌的研究新进展。从宫颈癌的流行病学、宫颈癌的生物学和分子机制、宫颈癌防控现状与挑战、疾病管理新视角、治疗与未来研究方向五个方面分别进行叙述,将宫颈癌的最新研究内容展示给听众。希望能够加强HPV疫苗接种、预防性教…

  • 【杨柳学术】急诊医学科心肺复苏研究团队发表心脏骤停相关研究最新成果

    近日,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顾伟带领的心肺复苏研究团队在《临床急诊杂志》2025年第5期发表题为“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预测危重症患者院内心脏骤停中的临床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该文由急诊医学科医师孙子程为第一作者。该研究首次发现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可以早期有效地预测院内心脏骤停(In-hospital cardiac arrest, IHCA)的发生,为早期识别危重症患者发生院内心…

  • 【杨柳学术】传承创新,共铸碎石事业新辉煌 | 第八届全国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规范化培训及研讨会圆满落幕

    由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主办、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协办的“第八届全国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规范化培训及研讨会”于2025年5月17日在北京河南大厦成功举行并圆满闭幕。本次会议作为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编号2025-04-05-016),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400余位泌尿外科碎石专家现场参会,同时通过线上直播吸引了近三万名观众,成为一场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学术盛会。大咖云集,共襄盛举会议开幕式由大会主席、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泌…

  • 【杨柳学术】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牵头主编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急救技术规范》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5月14日,由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牵头主编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急救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标准》),在中国检验检测学会平台发布并正式实施,标准编号为T/CITS 388—2025。本标准由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卒中学组、中国老年医学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和国军标(北京)标准化技术研究院共同提出。本标准由北京市垂杨柳医院作为第一发起单位,由急诊医学科编写团队起草,共有北京市垂杨柳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四川省医学…

  • 【杨柳学术】喜报!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泌尿外科主办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规范化培训班及研讨会》入选“国家级继…

    2025年4月29日,由北京市医学教育协会主办的2025年度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干部工作会圆满召开。会议通报显示,2024年全国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通过“线上智能审核+现场督查”双轨质控体系,完成2089个项目的全流程督导,其中国家级项目529项、市级项目1560项。现场督查覆盖110项(国家级55项、市级55项),线上督查5项(国家级3项、市级2项),实现从备案、监管到学分授予的全流程数字化闭环管理,推动项目执行规范率显著提升。在现场督查…

  • 【杨柳学术】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急诊医学科组织召开《老年脓毒症相关脑病诊疗急诊专家共识》专家讨论会

    4月22日,由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急诊医学科主办的《老年脓毒症相关脑病诊疗急诊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专家讨论会在线上召开。全国多家三甲医院的国内知名急诊专家参加了此次讨论会。包括: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主任委员、四川省人民医院吕传柱教授,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侯任主任委员、中日友好医院张国强教授,北京医学会急诊分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谢苗荣教授,中国老年学会急诊分会会长、首都医科大学…

  • 【杨柳学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急救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审查会顺利召开

    近日,由中国检验检测学会、中国检验检测学会医学标准工作组举办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急救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审查会在京召开。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主任委员吕传柱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郭伟作为主要发起人和编写组主要成员,全程参与了此次审查。会议专家组成员包括:公安部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究员张金山,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徐红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复兴医院主任医师李杰,北京第一…

  • 【杨柳学术】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急诊科创团队研发的“一种急诊科用压力止血装置”成功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近日,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急诊科创团队研发的“一种急诊科用压迫止血装置”成功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该专利依托北京市临床重点专科培育项目(2023)的资助。该装置突破传统止血带设计,采用双重魔术贴固定系统+条形通孔结构,实现“无创追加敷料”功能:初始敷料通过安装条精准定位伤口,若持续出血,无需移动装置即可在通孔处叠加敷料,绑带持续固定下方敷料,避免扰动凝血过程,显著提升止血效率,特别适用于四肢、躯干等不…

  • 【杨柳学术】朝阳示范先行,医防融合数智赋能消除肝病危害

    朝阳示范先行医防融合数智赋能消除肝病危害朝阳区肝病数字医疗协同项目实施动员暨医防融合数智赋能消除肝病危害Sunshine-LINK(阳光联动)项目启动会在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成功举办4月16日,由中关村朝阳园管委会和朝阳区卫健委指导,朝阳区数字医疗概念验证中心、菊梅公益基金会联合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肝病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和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承办的朝阳区肝病数字医疗协同项目实施动员暨医防融合数智赋能消…

  • 【杨柳学术】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运动医学与关节外科(骨二科)骨质疏松诊疗新进展学术会议圆满落幕

    3月28日,由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运动医学与关节外科(骨二科)主办的“骨质疏松诊疗新进展”学术会议在医院学术报告厅举行。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邢小平教授,北京积水潭医院放射科主任程晓光教授,解放军第309医院全军骨科中心副主任、骨内科主任王亮,北京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潘琦教授以及朝阳区劲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王俊玲受邀莅临大会并做专题演讲。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副院长崔宏力出席大会并致开幕词。来自…

  • 【垂医要闻】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召开伤口造口医护一体化研讨会

    3月21日,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召开伤口造口医护一体化的研讨会。会议邀请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伤口治疗中心主任张龙、护理部副主任周玉洁、伤口治疗中心护士长金梅,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整形科副主任王成参会并授课。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副院长崔宏力,护理部主任、门诊部(患者体验与门诊管理部)、健康与慢病管理中心李春营,普通外科副主任李华志出席会议。来自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以及朝阳区南部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成员单…

  • 【杨柳学术】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急诊科创团队研发的“一种急诊辅助包扎装置”成功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近日,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急诊科创团队研发的“一种急诊辅助包扎装置”成功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该专利依托北京市临床重点专科培育项目(2023)的资助。这一成果突破了传统包扎的局限性,以往的传统包扎需要多名医护人员配合完成肢体固定与包扎,不仅耗费人力,操作不方便,且效率低下。此装置通过机电协同,实现了肢体三维固定与动态压力调控。该装置主体架上的对称夹持结构,由上端电机驱动丝杆精准定位气缸,配合压力传感器…

  • 【杨柳学术】科研教学部举办第二期杨柳沙龙 | 聚焦Deepseek在医疗场景中的应用

    为了解当今人工智能(AI)及Deepseek技术的发展,推动其在医疗领域的创新应用,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科研教学部于3月10日在医院咖啡厅举办了第二期杨柳沙龙活动。本次沙龙以“Deepseek在医疗场景中的应用”为主题,探讨Deepseek技术如何赋能医疗行业,推动智慧医疗建设。活动由副院长程少为主持,科研教学部、信息中心及部分临床医生参加了讨论。沙龙围绕Deepseek如何在医疗场景中的应用,聚焦三个主题展开探讨:一是如何通过Deepseek…

  •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杨柳朝阳计划: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实践项目进修生招生简介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围绕能力与质量双提升,强化内涵品质建设,推规范、强专科、精运营、重创新的工作方针,发展微创医疗和精准诊疗技术,搭建以病人为中心,以疾病诊疗为链条的多学科融合型临床学(专)科群,建成北京东南部综合实力一流、品牌专科特色突出的“人性化、特色化、智慧化、国际化”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和清华大学学术型医疗体系附属医院。为此,医院现推出特色技术研修班,重品牌特色发展,现…

  • 【垂医要闻】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召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宣讲会

    为做好2025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录宣传工作,加大医院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宣传力度,提高临床专业应届毕业生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认识,2月25日,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科研教学部联合全科基地,组织召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宣讲会。会议邀请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葛彩英,2019级规培医师张琪(现就职于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2023级规培医师魏笑然做宣讲。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副院长程少为出席会议。医院科研教学部主任姚…

  • 【杨柳学术】科研教学部首办杨柳沙龙,共为科研教学献计献策

    为营造医院科研学术氛围,激发科研创新积极性,契合医院重点发展科研教学的目标,2025年2月19日,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科研教学部成功举办第一期杨柳沙龙。来自内分泌科、感染性疾病科、血液科(肿瘤内科)、泌尿外科、运动医学与关节外科(骨二科)等20余位科室主任、科研教学骨干参与了本次活动。本次沙龙由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副院长程少为主持。第一期沙龙的主题为“我为科研教学工作献计献策”。会议伊始,主持人程少为首先介绍了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