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杨柳探营】双向转诊:打通安宁疗护最后一公里
87岁的冉老家住小红门地区,两年前被确诊为结肠癌。由于老人年事已高,经不起手术治疗带来的创伤,一直采取保守治疗。近期冉老开始出现腹痛、纳差,随后又出现发热。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家属多方打听,了解到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有安宁疗护科,遂前来寻求帮助。经过门诊评估后,冉老被收入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安宁疗护病房治疗。
入院后,经过安宁疗护团队的评估,发现患者出现了肠梗阻和肺部感染,医疗团队给予患者止痛、退热等对症治疗,帮助减轻痛苦。同时,医疗团队还发现老人患有失眠和抑郁,于是给予精神类药物改善睡眠、缓解抑郁,给予心理疏导,指导家属对老人的陪伴。经过多方面的治疗,老人的症状已明显改善,但还是很衰弱,而且姑息预后指数评分显示,其预期寿命已小于3周。
医疗团队经过与患者家属沟通,得知两年来疾病的折磨已经让老人身心俱疲,家属也表示能够理解。在老人生命的末期,家属希望能多陪伴患者,可是将老人接回家里,家属又担心居家照护不周。于是安宁疗护团队和家属一起召开了家庭会议,明确了患者的照护目标、治疗方案和预期寿命后,和患者家属达成一致:通过“医联体”双向转诊,将老人转至其家门口的小红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小红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北京市社区安宁疗护示范中心,既可以让患者继续接受安宁疗护的照护,还可以减少患者家属路上的奔波,更便于家属每日陪伴。随后,患者被转诊到小红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约1周后,在家人的陪伴中,患者安然离世。
双向转诊不仅局限于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更是安宁疗护服务领域的重要举措。通过构建三级医院与社区医院的“生命末期照护链”,既让患者躯体、心理症状较重时在三级医院获得照护,又让患者在家门口享有连续、有保障的医疗服务,真正践行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理念,更让终末期患者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感受到被关怀、被尊重。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