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院概况 >>医院新闻

医院概况

医院新闻

【杨柳救治】鏖战二十四小时,只为人民健康

发布时间:2025-03-27
字号:

  在2025年春寒料峭的一个周二,正值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神经内科的手术日,神经介入团队的医生们忙碌非凡。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李军刚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还未来得及喘息,便又投身到紧张的夜班工作中。

  21:46分,李军的手机再一次响起,院前急救120微信工作群传来消息:“患者田某某,男,70岁,言语不利伴右侧肢体活动障碍30分钟,到急诊了。”抢救如救火,李军看到消息后,即刻奔向急诊“卒中绿色通道”。经仔细询问病史,他立即下医嘱完成患者头部CT检查,结果为急性脑梗死,且处于静脉溶栓的黄金时间窗(发病4.5小时内),符合溶栓指征且无明显禁忌。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后,他迅速为患者实施了静脉溶栓治疗。

  然而,经综合评估,考虑造成患者此次脑缺血是因为大血管受累所致,单纯静脉溶栓难以完全开通血管,需急诊桥接动脉取栓。李军立刻联系神经内科介入组副主任医师胡益民苏杭前来支援。在接到通知后,胡益民苏杭两位医生纷纷从家中赶赴医院。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就此打响。在三位神经内科专家的强强联手下,患者的手术进展顺利,次日凌晨1:00,患者脑部闭塞的血管被成功开通,复查造影显示远端显影良好。

  正当介入团队向患者家属传达手术成功的消息时,120微信群再次传来紧急消息:“冷某某,男,42岁,右侧肢体活动不利,言语不能1小时,到急诊了。”急救的警笛再次响起,李军再次冲向急诊。这位患者偏瘫失语,症状严重,极有可能是大血管病变。李军迅速联系放射科加急进行头颈部CTA检查,结果证实为“左侧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同样需要急诊手术。将第一位患者安全转运回病房后,苏杭胡益民马不停蹄,投入到下一台手术。凌晨4:20,第二位患者的血管也成功开通,术后患者右侧肢体力量即刻有所恢复。在患者家属的感谢声中,三位已经熬红眼的医生终于松了一口气。

12.jpg

▲术前DSA;▲术后DSA

13.jpg

▲术中取出的血栓

  东方渐渐泛起朝霞,新的一天工作又接踵而至。三位医生在交班之后又返回到门诊和病房忙碌的工作中。这就是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神经介入医生们的日常。不忘初心,甘于奉献,时刻待命,随时出发,只为守护人民的健康。

  科普

  静脉溶栓

  静脉溶栓是一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高效方法,通过静脉注射溶解血栓的药物,使阻塞的血管再通,恢复大脑的正常血氧供应。这种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是急性脑梗死早期改善结局最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发病3至4.5小时为溶栓黄金时间窗,可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但并不是所有患者都适用静脉溶栓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提高的详细病情及必要的影像学检查来决定是否行该项治疗。如果患者出现可疑脑卒中症状建议及时急诊就医,因为”时间就是大脑“,越早开通闭塞血管,患者预后越好。如果考虑患者存在大血管病变,经过评估筛选可予静脉溶栓后桥接动脉取栓治疗,部分不适合静脉溶栓病人,也有可能符合动脉取栓指证,通过介入手术方法挽救缺血脑组织。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神经内科及介入团队

16.jpg

▲北京市脑卒中急救地图

  本文仅限于公益科普及学术交流,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文中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侵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