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杨柳科普】阳性≠患癌:科学认识HPV感染
HPV即Human Papilloma Virus,人乳头瘤病毒,是一类仅感染人类上皮组织的病毒,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目前已知的约有200多个型别,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只有不到20种。这不到20种的HPV根据其致病性风险程度可分为高危型、可能高危型和低危型。全球范围内,约80%的人感染至少1次,但需要注意的是HPV感染并不等于患癌,其中大约90%的感染是一过性的,在大约1-2年时间内被人体免疫防御系统无声无息地清除,5%的感染在干预下被清除,剩余5%的持续性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外阴癌、口咽癌、阴茎癌和肛门癌的最主要原因。HPV16型和18型是高危型HPV的两大强力先锋,与80%的宫颈癌相关。而低危型HPV通常导致易于被发现的湿疣。
HPV为何专攻人类呢?
因为在HPV的表面有能与人类上皮细胞结合的“锚”,“锚定”后其向上皮细胞内释放它的核心“零部件”—脱氧核糖核酸(DNA),利用人体细胞富含的原材料制造出一具具分身,而它产生的E6和E7这两大顽凶,绑架了人体细胞内负责维持正常秩序的P53和Rb蛋白,破坏了细胞稳定性,从而引发癌症。
通常HPV是通过皮肤或粘膜的直接接触进行传播的,性行为是最主要途径,比如亲吻、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等,尤其是即便存在微不可察的上皮损伤的情况下也会大大增加感染几率,但它却并不是通过体液进行传播。
女性的感染高峰年龄在20岁左右,在40~45岁左右出现第2个HPV感染高峰。而在妇科门诊人群中HPV感染率一般20%以上,普遍高于健康女性。而男性HPV感染高峰年龄在25-29岁,也有部分地区的调查研究显示18-24岁和40-45岁的双峰特征。近些年来,15-19岁青少年群体HPV感染率已经达到20%以上,这无疑让成长的烦恼又增加了一条。
大多数的HPV感染是悄无声息的,这样的特点容易让人忽略它广泛存在且易于感染的事实,甚至也无法察觉它曾经来过,因为大多数的感染已经被人体免疫系统定点清除了。部分低危型会导致湿疣,表现为表面细乳头状菜花样赘生物,可以是单个的,也可能是成群的,可以小到几个毫米,也可以大到几个厘米,主要发生于私密部位,口咽部也会发生。当女性发生持续感染引发宫颈病变时会出现出血、分泌物增多和下腹坠痛的现象,而这些现象并非HPV感染独有的,其他的疾病也可以导致类似的情况发生。
既然HPV感染这样隐匿,有什么办法可以发现它呢?
目前临床和公共卫生体系已经建立起一套从肉眼到分子的立体侦察网,可把隐匿的病毒“揪”出来。无论是医疗机构还是健康体检机构都有可以选择的检查项目。对于女性来说,目前最主流的筛查方法是液基薄层细胞学涂片(TCT)联合HPV DNA检测,而对于男性而言,仅需HPV DNA检测。由于存在病变观察和样本采集难易的差别,TCT检查仅适用于女性,检查的目的是对上皮细胞的形态进行显微镜下的观察,在成千上万个细胞中查找是否存在变异的细胞,并依据变异的程度进行分级,以便于临床大夫据此提供相应的方案,这种方法当然存在显而易见的缺点,那就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敏感性不足,且无法确切识别是否存在HPV感染以及区别具体型别,令人鼓舞的是,随着科技的发展,AI辅助诊断的成熟将使得这项精细的工作变得越来越易于管理,极大弥补了这项有意义的检查的天然缺陷。HPV DNA检测是最为精准和敏感的,男女均适用,它可以最大可能地探知当前是否存在HPV感染以及明确具体HPV感染的型别,甚至可以检测病毒载量,简单来说病毒载量就相当于每毫升样本中病毒的数量,载量高说明病毒复制旺盛,也意味着持续感染和病变风险的升高。另外的检查方法包括临床的醋白试验和肉眼观察,醋白试验是一种经典的发现病变的检查方法,通过对可疑部位进行3-5%的醋酸湿敷,几分钟后病变部位变白即为阳性,既简单又快速,它的缺点是敏感性和特异性不足。当发现明确高危型HPV感染或者TCT检查发现异常,比如临床常见的HPV 16型或18型阳性,TCT检查报告中出现了“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能明确意义”、“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等情况时,会采取活检的方法进一步明确病变程度,指导下一步处理所需采取的方式。需要强调的是无论低级别还是高级别的病变都不是癌,它们的出现提示患癌风险大大增加,需要要积极应对。
一旦HPV检查阳性会给身心带来极大的困扰,此时首先要做的是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然后积极配合治疗。目前没有专治HPV感染的特效药,治疗的方法主要是配合医生做好三件事:去除病变、调节免疫、定期复查。
HPV这样普遍的存在,该怎样预防HPV感染呢?
1.HPV疫苗
目前市面的HPV疫苗有进口和国产产品,按照针对型别数的不同分为二价、四价和九价。但HPV疫苗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打,少数人群有特定风险,应该延缓或避免接种此疫苗。如对HPV疫苗成分(蛋白/酵母)有超敏反应者禁用。平时对牛奶、鸡蛋过敏的也不建议接种,有其他严重过敏史者,接种前应咨询医生。虽然目前没有证据表明HPV疫苗会对围产期女性有影响,安全起见,最好避免接种,备孕女性此时也建议延缓或中断接种。免疫功能低下或急性疾病期也需暂缓。接种当天发烧者不能注射,也不建议与其他疫苗同时注射,因为免疫系统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可能不太容易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无法获得足够的免疫保护而影响疫苗接种效果。目前我国批准的HPV 疫苗接种人群年龄范围在9-45岁不论男女均可接种,其中9-14岁需接种两针,15岁以上需接种3针。
2.做好防护措施
鉴于HPV主要传播途径,亲密行为全程采取保护措施可有效降低60%以上的传播风险。
3.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坚持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充足的睡眠、丰富的营养等,可以保持机体充足的免疫力,有利于病毒的快速清除。
4.重视定期筛查
重视健康体检,定期参加筛查,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防患于未然。
HPV是广泛存在且易于感染的,要保持警惕的同时也不必过分忧虑,只要把“一针(疫苗注射)、一套(亲密行为防护)、一查(定期筛查)、一律(健康自律的生活方式)”——按顺序做到位,可把感染和癌变风险压到最低。
免责声明:本文数据、信息等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治疗、预防依据,如有疑问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咨询。
- 标签:
下一篇: 【杨柳科普】化学换肤术后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