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杨柳守护】以爱为灯,照亮前路 | 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老年医学科进修学习心得
2025年6月,肩负着开展安宁缓和医疗工作的重任,带着在安宁缓和工作中的困惑,我从大同市来到北京市安宁疗护示范基地——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老年医学科进修学习。在为期两个月的学习期间,我还沉浸在先进的学科理论、良好的人文理念和温馨的医护关系中意犹未尽,进修就已匆匆过去。但两个月的学习又是如此充实,多维度的深入学习,填补了我在这个领域的知识空白,推动了我的专业成长,更让我对“生命尊严”有了全新的认知。
多维学习:构建安宁疗护知识体系
在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老年医学科,有“医生+护士+社工+志愿者”的安宁疗护团队,还有“科室学习+线上培训+院外会议”的三维培训形式。
在科内学习中,每周都有科室老师小讲课,医生讲解症状管理、护士分享护理技巧、社工则结合案例讲解“情绪疏导、医患协调”。其中对“临终患者心理五阶段”的拆解讲课,让我跳出传统医疗“以疾病为中心”的固有思维。这种团队多角色的授课极具特色,也让我更加直观的理解了“全人照护”的协作逻辑。
▲每周科室小讲课
进修期间,老师们为我创造优越的学习条件,资源共享,倾囊相授。作为朝阳区南片区安宁疗护牵头单位,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老年医学科负责2025年分区包片安宁培训中的南片区培训活动,我也得以和南片区的众多医务人员一起参与学习。此次培训包含从缓和医疗定义到症状控制、心理照护、伦理与法律等缓和医疗的重要理论知识,还包括每周一次的线上交流分享,理论知识让我对这个专业有了全面的了解,线上交流让我从大家的智慧碰撞中对自己的安宁缓和工作进行分析、反思、总结,推动我不断追求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的提升。
▲带教老师查房
老师们还想方设法为我提供多渠道的学习途径。老师们带我共同参加了在京举办的安宁疗护服务能力提升培训大会。会中聆听来自众多安宁疗护领域知名专家的授课,授课中提出的让生命末期患者“有体面、有尊严、不痛苦、不孤独”的目标,进一步深化了我投身安宁疗护事业的信心和决心。
▲参加学术会议相关资料
实践深耕:掌握安宁疗护的核心技能
理论的价值终究要通过实践验证,两个月的临床实践中,安宁疗护团队的老师们帮助我围绕“病情评估-沟通告知-症状控制-多角色支持”四大核心环节提升实践能力。
在病情评估中,彭夫松主任的“整合式评估法”充分体现团队优势:医生评估病理生理指标,护士补充日常护理观察结果,社工则深入沟通患者心愿与家属压力,最终形成“生理-心理-社会”三维评估报告。这种多角色协作让我意识到,安宁疗护的评估不止“判断生命长度”,更是“联合团队力量提高生命质量”。
病情告知环节,梁鹏副主任指出团队协作的重要性。针对患者和家属的不同需求,医、护、社工提前制定沟通策略、责任分工,在症状控制和舒适护理的基础上,召开家庭会议,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的面对死亡话题、达成共识。我曾和社工老师参与一例肺癌晚期患者的病情告知实践,正是有了团队的默契配合,既传递了病情信息,又帮助患者完成了“人生回顾”。
▲带教老师讲解病例
进修期间,老年医学科的“多学科会诊”,让我对“多科室协作照护”有了深刻认识。在一位女性乳腺癌患者的多学科会诊中,为了减轻患者乳腺伤口破溃、出血、异味的痛苦而邀请了普外科、临床心理科、临床营养科进行多学科会诊,普外科医生先评估伤口感染程度与出血风险,提出创面以清洁、干燥、舒适为原则,用干纱布蘸去分泌物,创面敷云南白药散剂,也可用油纱保护创面;临床心理科医生针对患者因伤口外观与出血产生的失眠和焦虑,同步进行心理干预;临床营养科医生予患者少量多次高蛋白饮食方案补充营养,为机体耐受提供支持。各科室给予相应专业的建议,最终为患者提供综合干预方案,让我直观感受到多学科协作如何为棘手病例提供“全维度解决方案”,也更深刻理解了安宁疗护“全人照护”理念在跨科室场景下的实践逻辑。
社区延伸:探索三级服务模式的落地路径
作为朝阳区南片区安宁疗护牵头单位,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老年医学科团队探索创新服务,打通“医院-社区-家庭”三级服务链条,将安宁疗护理念从医院延伸至社区,带动区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老年医学科的老师们联合外院专家走入小红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十八里店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理论授课,提升社区医务人员安宁疗护理论和实践能力。老年医学科的老师定期到紧密型城市医疗集体的成员单位出诊,为社区医疗机构提供技术支持,方便百姓就医。老年医学科按照分级诊疗原则,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双向转诊,既为患者就医提供便利条件,又对患者全程管理。
进修学习期间,我还参加了老年医学科联合相关单位共同开展的记忆包裹系列活动,医生、护士为社区居民开展健康讲座、为老人免费筛查认知障碍;社工带领志愿者组织老人开展益智游戏小组活动;医生联合社工和志愿者为居民提供上门服务,指导患者健康生活方式。我跟随带教老师为一位主动脉瘤患者上门服务,为患者进行体检报告解读,指导居家注意事项。这项活动让我看到了医疗资源下沉社区的多种路径。
▲和社工老师参加记忆包裹活动
积极推广:将安宁缓和理念带回家乡
学习回来后,我仍然经常参加老年医学科组织的各类安宁疗护线上学习,在和众多安宁疗护医务人员的一次次交流中,我不断借鉴、积累各种“法宝”,并把这些“法宝”分享给我身边的同事,我也从最初“安宁疗护的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将安宁缓和理念传播出去。
感谢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提供的优质学习平台,感谢老年医学科全体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老师们慷慨无私的指导、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精湛的医术让我受益匪浅。未来的工作中,愿我们始终保有最初的那份热忱与耐心,愿我们不仅能做技术精湛的医者,更能成为生命末期旅程中温暖的陪伴者和可靠的守护人,用我们的专业之灯照亮患者的前路,用同理之心温暖他们的末期时光,共同守护每一份生命的尊严与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