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柳科普】护理知识小课堂:气胸篇
何为气胸?指在无外伤或人为因素情况下,肺组织及脏壁层胸膜自发破裂,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胸腔积气和肺萎缩。气胸表现1、胸痛:吸气或咳嗽时加重,可放射至肩背部或腹部。2、呼吸困难: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3、干咳。发病人群1、身材瘦高的年轻男性(多见于初高中生):因体型相关的肺部组织发育异常,胸腔内压力变化以及结缔组织发育异常等因素导致肺尖部或肺边缘形成肺大疱。日常生活学习压力大,运动量多等导致胸腔内压力变化…
-
【垂医科普】全国先进工作者谷现恩教您:尿结石诊疗“谷氏口诀”
全国先进工作者 · 谷现恩谷氏口诀防治尿结石谷现恩教授,全国先进工作者,泌尿外科专家,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从事泌尿系结石研究30余年,在结石诊断与治疗方面经验丰富,尤其擅长结石微创治疗、病因筛查和药物预防。他提出的“碎石、溶石、排石、取石、防石”整体防治策略及“碎石文化”理念在全国推广,被尊称为全国体外碎石规范化培训的“老班长”。结石微创是垂杨柳医院一张响当当的名片。30余年间,谷现恩教授总结…
-
【垂医科普】和家长们谈谈骨龄
骨龄是骨骼年龄的简称,反映人身高增长的空间。人体的身高随骨骼的生长发育而增长。医生通过给孩子拍摄左手手腕骨X线片监测骨龄。根据每个儿童的具体情况最短3月监测一次骨龄,最长也要1年监测一次骨龄。什么样的孩子需监测骨龄?简单讲,身高异常(生长或成熟太快or太慢)的孩子需监测骨龄。①女孩月经初潮时身高低于145cm,男孩12岁前变声;②女孩8岁前有乳房变大、10岁前月经初潮;③男孩10岁前出现睾丸变大等性征发育,身高生长速度明…
-
【健康科普】盆底康复:女性一生的必修课
💗你是否有出门就先找厕所位置的尴尬?💗你是否有咳嗽打喷嚏就漏尿的情况?💗你是否有盆腔脏器下坠的感觉?💗你是否有过产后腰背痛和产后大肚腩的烦恼?💗你是否从未享受过夫妻生活所带来的“性”福的感觉?这些,都是女性盆底出现问题的信号!什么是盆底?盆底是女人的第二张“脸”,支配着日常的控制排尿、控制排便及维持阴道的紧缩度,增加性快感等多项生理活动。盆底肌犹如一张“吊床”,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被这张“…
-
【健康科普】有“肠识”才能肠健康
为普及肠道健康知识,增强广大居民呵护健康肠道的意识,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董丽凤为大家带来了生活健康科普,有“肠识”,才能肠健康!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董丽凤临床硕士,1988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三级甲等医院工作20年。擅长消化系统危重症的救治、少罕见病的诊治;胃肠镜操作及内镜下治疗(镜下止血、息肉切除、食道静脉曲张硬化术、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异物取出术、结石碎…
-
【科普文章】子宫颈癌的筛查与预防 人类第一支防癌疫苗:HPV疫苗
子宫颈癌在全球女性恶性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位居第二。子宫颈癌的发生在全球分布中,80%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其中,中国就占到了1/3。并且发生的增加呈现出年轻化趋势。然而目前研究显示子宫颈癌是第一个有望可以预防的恶性肿瘤。在中国筛查和预防就显得很有意义了。什么是HPVHPV(Human papilloma virus)中文名称为人类乳头瘤病毒。德国科学家 Harald zur Hausen研究发现,99.7%的子宫颈癌都是因感染HPV造成的,不同类型的病毒带来…
-
【杨柳科普】急性心肌梗塞的先兆症状表现及血清学检测手段
心肌梗塞(AMI)是指以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为主要病理基础,进而引起心肌细胞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最终导致心肌细胞坏死的心血管疾病。AMI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年轻人群占全部AMI发病率的4%-10%。导致其在年轻人群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吸烟、饮酒、高脂血症、冠心病家族史,其中男性群体中AMI发生率及相关死亡在逐步提升。作为最常见的危重心血管疾病之一,AMI具有高发病率和死亡率。AMI患者中在发病之初出现先兆症状…
-
【杨柳科普】“热血模式”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你了解吗?
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SFTS)是由大别班达病毒引发的急性传染病,俗称“蜱虫病”。顾名思义,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的特点主要有二:1.发热;2.血小板减少。发热是免疫系统的“燃烧弹”,试图用高温烧死入侵者。血小板是体内“急救兵”,专门负责止血。如果这两件事同时发生,意味着你的身体进入“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紧急状态!感染途径:1.蜱虫叮咬(户外露营、爬山要小心!)2.接触患者血液/分泌物(罕见,但照顾病人时要注意)症…
-
【杨柳科普】糖尿病肾病 | 透析当天能不能打胰岛素?
大家都知道,得了糖尿病需要长期服用降糖药物或者皮下注射胰岛素,那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是否需要使用胰岛素?透析当天能不能打胰岛素?大多数的血液透析中心常用的是无糖透析液。无糖透析液具有减少细菌生长、减少高血脂风险的优点。但有研究发现,使用无糖透析液进行透析治疗时,受浓度梯度的影响,血液中的葡萄糖可通过透析膜进入透析液中。使用无糖透析液4小时治疗,患者会丢失约30g葡萄糖。透析的糖尿病患者肾脏对…
-
【杨柳科普】糖尿病肾病 | 胰岛素分为几类?
胰岛素就像糖尿病患者的"生命钥匙",但你知道吗?这把钥匙其实有不同"齿形",适合打开不同的"锁"。本篇文章我们就来聊聊胰岛素的"家族成员"都有哪些。一、根据胰岛素的起效时间,可分为5类:1.超短效胰岛素(餐桌上的"消防员"):注射之后15分钟内起效(像外卖小哥送餐一样快),作用时间可维持3~4小时,适合在餐前注射使用,可有效实现餐后血糖的控制,作用时间短暂,不容易发生低血糖。2.短效胰岛素(规矩的"上班族"):注射之后…
-
【杨柳科普】肌少症与糖尿病
目前,有研究表明肌少症与糖尿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且相比非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继发肌少症的风险更大。在相关研究中,相比正常血糖对照组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腿部肌肉的力量、质量及运动功能下降尤其明显。糖尿病已经成为肌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有调查显示,患有2型糖尿病的老年人发生肌少症的概率为非糖尿病老年人的2-3倍,且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有部分临床证据表明,肌少症与糖尿病之间存在相同的病理环节。胰岛…
-
【杨柳科普】糖尿病与衰弱
糖尿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据相关调查显示,中国是糖尿病病人最多的国家之一。2021年国内患病总人数估计超过1.4亿,到2045年将达到1.74亿。其中老年糖尿病患病率达到30%[1]。关于衰弱的定义,虽然国际上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广泛地将其描述为一种临床综合征,以生理储备功能减弱、多系统失调、机体应激和保持内环境稳定的能力下降、对应激事件的易感性增加为特点。衰弱是糖尿病的一种新型并发症,糖尿病…
-
【杨柳名医汇】肖新华:内分泌科
内分泌科:知名专家肖新华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糖尿病中心秘书长专家介绍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学专业委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常务委员、副秘书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糖尿病分会会长、北京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候任主委、北京糖尿病防治协会常务理事等。曾获“人民好医生”学术成就-科技创新典范、荣获“中国十大…
-
【杨柳科普】夏季发热如何科学降温
夏季气温升高,气候湿热,病原体生长繁殖较为活跃,人体感染各种病原体后会引起发热等不适,面对体温升高,我们可以怎么做呢?首先,如果怀疑自己发热,可以用体温计测量体温,一般腋下温度大于等于37.3℃即认为发热。发热是疾病的一种表现而非疾病本身,我们需结合其他身体症状和一些辅助检查判断病因。在明确病因之前,一定不要盲目吃药,可以利用身边的一些小方式尝试让自己降温。当体温<38.5℃时可以尝试以下操作:1.环境降温转…
-
【杨柳科普】老年心血管疾病与衰弱
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统计,我国心血管病现患病人数达3.3亿人,其中老年人口占据多数。老年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高、预后差,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衰弱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渐进式老年综合征,以功能下降为特征,并与多个器官或系统的生理储备损失有关,可导致老年人抗应激能力和维持自身稳态能力下降 。衰弱和老年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通常与其共存,两者不仅病理生理机制存在共同特征和双向联系,且主要危险因素如高…
-
【杨柳科普】老年心血管疾病与衰弱
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统计,我国心血管病现患病人数达3.3亿人,其中老年人口占据多数。老年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高、预后差,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衰弱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渐进式老年综合征,以功能下降为特征,并与多个器官或系统的生理储备损失有关,可导致老年人抗应激能力和维持自身稳态能力下降 。衰弱和老年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通常与其共存,两者不仅病理生理机制存在共同特征和双向联系,且主要危险因素如高…
-
【全国高血压日】心内科:你的血压控制达标吗?
2024年10月8日是第27个全国高血压日,本次高血压日的主题是“健康体重,理想血压”。什么血压才能算是理想血压呢?每5个成年人里就有一个高血压,高血压也是心梗、脑卒中、肾脏病的最重要的高危因素之一!但是血压到底多高算高?中国高血压日来临之际,关注血压“安全线”,长期控制血压达标,别让高血压偷袭你的人生!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目前诊室高血压诊断标准以≥140/90mmHg为准。但注意需要多次测量,不…
-
【全国高血压日】肾内科:明明“饮食清淡”了,怎么血压血脂还是升高了?
当血压、血脂亮起“红灯”,人们纷纷将罪名归到了饮食上,清淡饮食、素食风潮愈演愈烈。可为什么明明已经清淡饮食了,怎么血压和血脂还是在升高?清淡饮食可不是只吃素不吃肉,可能大家都理解错了!误区一清淡饮食=只吃馒头稀饭血糖飙升,血脂升高,“高盐”榨菜,血压蹭蹭涨【建议】粗细搭配主食中保持1/4-1/2的粗粮摄入,如小米、玉米、燕麦等。每天谷薯类总摄入250~400g,大约4碗杂粮饭[误区二清淡饮食=只吃蔬菜不吃肉“偏食”,营…
-
【全国高血压日】肾内科:血压控制在什么范围最合适?
每5个成年人里就有一个高血压,高血压也是心梗、脑卒中、肾脏病的最重要的高危因素之一!但是血压到底多高算高?全国高血压日来临之际,关注血压“安全线”长期控制血压达标,别让高血压偷袭你的人生!1. 血压多高算高血压?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目前诊室高血压诊断标准以≥140/90mmHg为准。但注意需要多次测量,不能仅看单次数据,具体需要满足三点:1)未使用降压药物情况下2)非同日3次3)规范化测量对于居家…
-
【全国高血压日】国际医疗部:您知道怎么正确测量血压吗?5步明明白白测血压!
2024年10月8日是第27个全国高血压日,随着高血压的年轻化,测血压应该成为每个成年人必会的技能。今天给大家讲一下如何学会居家测量血压。居家测血压5步法,轻松拿捏,让血压不再“谎报军情”,更早防控高血压!一挑:挑合适血压计根据相关指南,居家测血压建议选择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操作简单,易上手,测量的准确性和重复性都较好,但注意需校准,一般每半年1次。二选:选固定测量时间血压在一天中会不断波动,通常晨起时血压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