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杨柳科普】透析患者为何容易失眠?科学应对有妙招
肾友张阿姨问:“昨晚没睡好,对我血压有影响吗?”答案是肯定的,本期聊一下睡眠障碍与高血压的关联,及其改善措施。
睡眠障碍可引起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波动。患者常由于夜间睡眠不好而致次日血压升高,药物治疗也不能使血压降至理想的范围。有的患者甚至由于长期睡眠障碍而出现精神紧张,抑郁或焦虑等情况而使高血压加重或恶化,造成不良事件的发生。据文献报道统计,失眠占睡眠障碍的80%~90%。
一、失眠对透析患者血压的影响机制
1. 神经内分泌激活
失眠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导致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持续分泌,引发血管收缩和心率加快,直接升高血压。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紊乱促使皮质醇释放,加剧水钠潴留和血管阻力。
2. 血压昼夜节律破坏
正常夜间血压应比白天低10%-20%(“杓型”),但透析患者因失眠易出现“非杓型”或“反杓型”血压(夜间血压不降或反升),增加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透析失衡综合征(如过快清除毒素引起脑水肿)进一步扰乱睡眠-血压节律。
3. 并发症的协同恶化
皮肤瘙痒和不安腿综合征引发频繁觉醒,加剧夜间血压波动。
尿毒症毒素(如β2微球蛋白)蓄积直接损伤血管内皮功能,促进动脉硬化。
二、从透析优化到居家管理
1. 医疗干预:优化透析方案
采用普通透析+每周1次血液滤过/灌流,增加中大分子毒素(如磷、β2微球蛋白)清除,改善瘙痒和神经病变。
2.减轻精神压力
(1) 每周进行至少3小时减压练习(包括:瑜伽、正念和冥想、深呼吸练习、太极拳等),以减轻精神压力和降低血压。
(2) 或者,每天至少进行45min瑜伽、冥想或太极拳等活动。
(3) 每天听一次或每周听3次音乐,每次至少25min。
3.保持健康睡眠
(1)建议成年人每晚睡眠时间为7-9小时,按时作息。
(2)难治性高血压、夜间高血压和/或血压异常下降的患者,应筛查睡眠障碍。
(3)有睡眠障碍(打鼾、睡眠呼吸暂停、失眠等)者应定期测量血压,并考虑进行专业治疗。
4.改善睡眠障碍的具体措施
①每晚在固定的时间就寝;睡前远离咖啡和尼古丁,睡前泡脚、洗澡;舒适的床上用品,保持室温舒适、环境安静或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
②刺激控制疗法,避免在床上从事与睡眠不相关的刺激性活动(如看电视、玩手机、阅读、做计划/思考等)。
③睡眠限制疗法,控制白天睡眠时间不宜过长。催眠疗法、物理治疗、中医治疗对于改善睡眠也有一定的作用。
5.必要时,请谨遵医服用降压药与睡眠药物。
对透析患者而言,每一次失眠都是对血管的无声冲击,而每一次血压飙升又让睡眠更加遥不可及。切断这一循环的关键,在于将“睡眠—血压”视为整体管理目标,整合医疗、自身、环境三重干预,方能在透析的漫漫长夜中,重获安眠与血压的平衡。
参考文献: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
李海聪,李渊,等.失眠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10(11):820-823
本文仅限于公益科普及学术交流,如有不适建议及时线下就医。部分资料来源网络,侵删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