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杨柳探营】多科协作,精准护理:支气管“取牙”记
在气管镜诊疗工作中,支气管异物始终是临床面临的棘手难题。近日,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微创中心(第二手术区)护理团队与胸外科、重症医学科(ICU)、麻醉科通过MDT合作,为一名因牙齿异物滞留支气管内长达半年之久的患者成功完成异物取出术。
今年66岁的患者王先生,既往患阻塞性肺炎,合并低氧血症、脑出血后遗症、陈旧性脑梗死、2型糖尿病,腰椎术后。在他院已经浅昏迷,气管切开,处于植物人状态。因支气管异物诱发肺炎,发热六天,其家属慕名前来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胸外科,找到科主任崔健进行气管异物取出术。入院后收治于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重症监护室。
入院后,崔健评估患者病情危重,为确保安全,决定实施床旁治疗。胸外科会同重症医学科(ICU)、微创中心(第二手术区)开展MDT合作。微创中心(第二手术区)护士王佳佳、王启轩携器械至ICU配合医生为患者行床旁治疗。但术中严重低估了一颗滞留长达半年的异物的牢固性;加之患者出现无意识躁动,配合度差,经反复尝试,首次操作未能成功。崔健慎重研判后,决定将患者送往微创中心(第二手术区),在全身麻醉下实施支气管异物取出术。微创中心(第二手术区)随即紧急协调手术间,为该患者开辟绿色通道。麻醉科主任医师金运敏,主治医师李雷,会同微创中心(第二手术区)护士王青、韩可欣、邢郡宇迅速备齐治疗型气管镜、急救设备与药品、各类手术器械,为患者进行手术。
手术经喉切套管进镜。内镜下见患者左肺上叶支气管开口嵌顿异物,质硬,周围肉芽组织增生伴黏膜肿胀,管腔完全堵塞。崔健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应用APC电凝联合内镜活检钳清理开口处肉芽组织,标本送病理。对异物远端支气管腔内蓄积的大量脓性分泌物,医护人员持续四小时,反复多次予以吸出,确认吸净并留取痰培养。
为保证患者安全性,在诊疗过程中微创中心(第二手术区)副护士长刘晓静及时调配了高年资护士王佳佳、郭芹,全力进行手术配合。在对气管内异物进行取出时,医护人员虽然多次更换器械、调整抓取角度,但异物仍纹丝不动。此时手术已经进行了四个多小时,医护人员体力严重消耗,但是大家仍然没有放弃,积极出谋划策,相互鼓励。最终,在历经五个多小时的奋战后,通过异物钳、取石网篮、圈套器反复尝试钳取和套扎,最终将患者气管内滞留半年的异物——牙齿,完整取出。
支气管异物患者的诊疗高度考验医护团队的协作效能。护理配合贯穿术前、术中、术后全流程,每一环节的精准配合,都是为患者安全与康复保驾护航。未来,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将不断积累经验,优化护理流程,为此类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