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院概况 >>医院新闻

医院概况

医院新闻

【杨柳MDT】“心跳守护者”:心内科为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保驾护航

发布时间:2025-09-23
字号:

  随着人口日益老龄化,年龄已经不是外科手术的绝对禁忌症,但老年人心脏起搏和传导系统退化所导致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却成为老年人接受外科手术的围术期高风险因素。近日,一位患有肝胆系统肿瘤的患者,因病情复杂且合并严重心脏传导阻滞,围术期心脏骤停风险极高,外科手术一度陷入困局。关键时刻,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心内科团队评估后为患者制定了围术期心脏保驾方案,术前为患者植入经颈静脉临时心脏起搏器,最终患者顺利完成外科手术,康复出院。

  病情复杂,手术面临重大挑战

  今年78岁的张大爷因“右上腹疼痛伴黄疸”,在肿瘤专科医院确诊为肝门部胆管癌,需尽快进行肿瘤切除手术。然而,术前动态心电图提示张大爷有严重的心动过缓,心脏停搏>3秒及间歇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率最慢时仅为每分钟35次,且伴有频发头晕、乏力症状,肿瘤专科医院评估认为其术中发生心跳骤停风险大,且该院无心血管专业支持。患者遂来到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微创肝胆外科治疗。

  多学科会诊,心内科团队主动请缨

  微创肝胆外科了解患者病情后,立即启动多学科会诊,邀请心内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专家共同商讨治疗方案。心内科专家认为,患者心脏传导系统病变严重,围术期心脏骤停风险极大,而癌症手术也刻不容缓,因此建议先行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确保手术期间心率稳定,为外科手术创造安全条件。

  精准植入,临时起搏器成功“护心”

  手术当日,心内科起搏团队主治医师刘滕飞经右侧颈内静脉顺利将临时起搏电极植入患者右心室间隔部,连接体外临时起搏器。随着起搏器启动,患者心率立即稳定在每分钟60次,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恢复正常。

8.jpg

  通力协作,肿瘤切除手术顺利完成

  随后,患者被安全转运至手术室。微创肝胆外科团队在麻醉科的密切配合下,历时4小时,成功完成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完整切除肿瘤组织,并进行胆道重建。整个手术过程中,临时起搏器工作稳定,患者心率始终保持平稳,未出现任何心脏并发症。术后,患者被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继续接受精心治疗。

  术后恢复良好,患者重获新生

  术后第2天,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临时起搏器成功拔除。第5天,患者恢复自主进食,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张大爷康复顺利,术后第10天痊愈出院。出院时,张大爷及家属激动地说:“感谢医生护士们,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科室协作,体现医院内外科协作能力

  此后,医院其他外科团队也陆续接诊了此类合并缓慢心律失常的外科患者。经心内科专家评估后,均在围术期给予了及时准确的临时起搏器支持,保证了外科手术的顺利进行。这些多学科协作(MDT)成功的案例,展现了心内科与外科手术团队之间紧密配合、协同作战的综合优势,为各类外科手术提供安全的心电和循环支持,为医院外科手术水平提升及难度突破提供了可靠保障,体现了医院内外科MDT协作能力,能为复杂多合并症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以仁心仁术守护百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