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科普 >>科普文章

健康科普

科普文章

【国庆院庆特辑】药物性肾损害

字号:

  俗话说"凡药三分毒!"肾脏是人体排出代谢废物、化学物质和各种药物的重要器官,同时也是被以上物质攻击的器官。肾损害多不易被诊断。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部分没有明确原因的慢性肾脏病或尿毒症患者可能是药物导致的。因此,医师应重视药物的肾毒性,规范用药是预防药物相关性肾脏病的关键。

1.发生药物性肾损害的原因?

  (1)肾脏血流量丰富:每侧肾脏约有100万个肾小球,肾血流量占心输出量的20%~25%。按单位面积计算,肾脏是血流量最大的器官,因此大量的药物可进入肾脏。

  (2)肾内毛细血管的表面积大:容易发生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沉积。

  (3)排泄物浓度高:作用于肾小管表面的排泄物浓度高,这是由肾小管对血液的浓缩功能导致的。此外,近端小管对多种药物有分泌和重吸收作用,增加了药物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作用机会。

  (4)肾小管的代谢率高:在肾小管分泌和重吸收过程中,药物常集中于肾小管表面或细胞内,易导致药物性肾损害。

2.哪些人群容易出现药物性肾损害?

  (1)既往存在慢性肾脏病,尤其是已经出现肾功能不全者的患者。

  (2)肾血流量不足或血流灌注不良,如低血压、腹泻、失血、水肿等患者。

  (3)高龄患者可出现肾功能储备能力下降;合并多种疾病如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均可致患者肾功能减退;肾脏处于慢性缺血、缺氧状态;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性疾病。

  (4)复杂或慢性疾病同时用多种药物者。通常见于大手术、器官移植和危重症监护室的患者。

3.药物引起的肾损害如何分类?

  药物引起的肾损害主要分为2种,即急性间质性肾炎和急性肾损伤。

  (1)急性间质性肾炎:药物性急性间质性肾炎由个体对某些药物的特异反应引起,常见的如镇痛药、抗感染药物等。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疲倦和皮疹。皮疹常呈平坦的红色小肿块,可发生于体表任何部位。尿液浑浊或呈红色。部分患者没有症状。肾穿刺活检(即采集肾组织标本进行病理检查)是临床诊断方法之一。

  (2)急性肾损伤:急性肾损伤是指肾脏发生急性损害,功能突然下降,严重时肾脏甚至停止工作。正常情况下,肾脏能过滤血液并去除体内废物和过多的盐和水等。"急性"指突然发作。急性肾损伤曾称急性肾衰竭。一些患者初期不会出现任何症状,在因其他原因接受血液检查后发现存在急性肾损伤。急性肾损伤的症状有:排尿减少或完全不排;尿中带血或尿液呈红色或棕色;肿胀,尤其是双腿或双足;恶心或呕吐;患者感觉无力或容易疲劳;行为混乱或行为举止异常;癫痫发作等。

  参考资料:

  1.KDIGO急性肾损伤临床实践指南《2024》

  2.中国药物性肾损伤诊治指南《2023版》

  本文仅限于公益科普及学术交流,文中内容不作为诊断标准和用药依据,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