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科普 >>科普文章

健康科普

科普文章

【杨柳科普】贫血就要补铁吗?揭秘贫血治疗误区

字号: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发现自己面色苍白、头晕乏力时,第一反应就是“我贫血了,该补铁了”。于是,红枣、菠菜、铁剂成了首选补救措施。然而贫血并不等于缺铁,盲目补铁可能无法解决根本问题,甚至可能带来健康风险。

  01、贫血不是病,而是健康“警报器”

  贫血本身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疾病在人体表现出的临床症状。就像发热、咳嗽一样,贫血只是身体内部问题的外在表现。

  什么是贫血?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导致血红蛋白无法将足够的氧气运送到人体组织而产生的临床综合征。医学上认为,成年男性血红蛋白低于120g/L,成年女性低于110g/L,就可以诊断为贫血。当贫血发生时,人体会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疲乏无力、头晕眼花、活动后气短、心慌、面色苍白等。这些症状都是身体发出的“缺氧警报”。

  02、贫血与缺铁,非必然的因果关系

  很多人将贫血与缺铁划等号,这是一种常见的误区。缺铁性贫血只是贫血类型中的一种,尽管它是最常见的类型。

  贫血的分类复杂多样,主要可分为三大类:

  1)红细胞生成减少:当人体缺乏造血所需的原料,如铁、维生素B12、叶酸等,会引起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骨髓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等也会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

  2)红细胞丢失过多:常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出血,如外伤、胃肠道溃疡或肿瘤出血、月经过多、分娩失血等。

  3)红细胞破坏过多:各种原因导致红细胞被破坏,寿命缩短,会出现溶血性贫血。这类贫血包括遗传性地中海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由此可见,贫血的原因复杂多样,并非只有缺铁这一种原因。

  03、不同类型的贫血,治疗方法大相径庭

  面对不同类型的贫血,治疗方法各有不同,必须对症下药。只有在正规医疗机构明确诊断为缺铁性贫血时才需要补铁。其他类型贫血若盲目补铁可能延误真正病因的治疗,甚至加重病情。

  当出现疑似贫血症状时,应尽快就医,完善血常规等相关检查,明确贫血的病因和类型。根据贫血类型和病因,接受针对性治疗,并定期复查血常规,评估治疗效果。

  贫血的诊疗需要个体化方案,没有一种方法适合所有贫血患者。贫血背后可能隐藏着需要严肃对待的健康问题。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对症治疗,才是应对贫血的科学态度。

  本文仅限于公益科普及学术交流,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 标签: